煤矿安全中水体下采煤,是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煤炭资源回收、水资源保护的重要课题。为了实现水体下安全采煤,在全面掌握采动影响范围内的地层结构特征、水文地质条件、覆岩破坏规律的基础上,应详细预测采动影响的程度,合理计算煤岩柱的尺寸,正确选择开采和防护技术途径。
从岩层的隔水性来看:不同的岩层具有不同的隔水机能,准确评价岩层的隔水性,是实现水体下的技术枢纽。岩层的隔水性与岩层的岩性、岩相和结构面紧密 亲密相关。岩层的隔水性与隔水的岩土层.岩层的隔水性与岩性的关系岩层的岩性是评价该岩层隔水机能的重要依据。影响岩层隔水性的因素良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组成岩石和土层的颗粒大小及级配、肢结物的性质及胶结的形式等。从组成岩石和土层的颗粒大小及级配来看,颗粒愈小,级配适当,隔水性愈好。反之,隔水性较 差。
从胶结物的性质来看:硅质胶结的岩石强度大,开裂受压后,其隔水性不能恢复;钙质胶结岩石强度大,易受溶蚀,开裂受压后,其隔水性不能恢复;铁质玻 结岩石强度较低,易风化,开裂受压后,其隔水机能够恢复;石膏胶结强度最小,开裂受压后,能够恢复原有的隔水机能。属于基底式胶结的岩石,颗粒散布在胶结 物之间,互不接触,胶结物含量较多,一般隔水性;属于孔隙胶结的岩石,胶结物充填在颗粒的孔隙之间,岩石的隔水性尚好;属于接触式胶结的岩石,胶结物 含量很少,分布在颗粒相互接触的地方,岩石中有良多孔隙,透水性强,隔水性较差。
不过在进行水体下采煤前必须进行安全试采。试采前,要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开采设计,报省级煤炭行业治理部分审批,并严格落实“三同时”的有关 划定;试采时,要设立观测站,观测地表移动与变形,查明垮落带和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以及水文地质前提的变化等情况;试采结束后,要提出试采讲演,报原审批部 分审查,进一步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未按有关规程进行安全试采的矿井一律不得进行生产。